江苏省泗阳县:“+书记”激活村级富民密码
桃果书记、花生书记、水产书记、芦蒿书记、粉丝书记、就业书记……一大批"+书记",近年从江苏省泗阳县纷纷脱颖而出,成为致富百姓的引路人。
"+书记"是泗阳县精准富民的一项创新。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说:"县委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发展‘+书记’,就是要发挥村书记在富民进程中的头雁作用、示范作用和导航作用,最终实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项目,人人有钱赚’。"
莴苣书记的一年三熟
泗阳县共有238个村居,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二。这样的人口结构意味着农民实现小康的全局性重要意义。而农民实现小康,没有一条富民增收的好路子,没有一批敢于担当的"领头雁",是不行的。
基于此,泗阳县委从实际出发,高调提出"支书领头调结构"。泗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大江介绍,县委根据各村优势,通过"五比五赛"的形式发展一批"+书记",以此压实村党支部书记调整结构、发展产业和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责任。
早春二月,众兴镇五堆村的蔬菜地里,村党支部书记郑宏先弯腰查看豆角的长势。郑宏先说,五堆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的城市,城市的农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他选择了蔬菜产业。
起初,都是莴苣唱主角,以"莴苣+豆角、莴苣+西红柿、莴苣+梅豆、莴苣+辣椒"模式为主,一年两季,亩均收入1.2万元。按理说,这比"一麦一稻"高出10倍左右,也该知足了。可是郑宏先不甘心,他在琢磨:能不能把"莴苣+"后边再多添一个"+"呢?
2014年,郑宏先带着村组干部和种蔬菜大户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寿光的模式,让他们大开眼界。由于纬度的差异,寿光的模式不能完全复制。但是,寿光的模式给了郑宏先一个启示:提高复种指数。由此,他提出"莴苣+毛豆+丝瓜、莴苣+西红柿+丝瓜、莴苣+西瓜+丝瓜"等种植模式。一年三熟的模式能否成功?村民和村组干部都半信半疑。为打消村民疑虑,郑宏先带头尝试种植10亩"莴苣+毛豆+丝瓜",并且一举获得成功,亩均收入提高到2.2万元。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郑宏先一年三熟的立体套种模式,让村组干部和部分村民看得眼馋,他们纷纷效仿,发展起一年三熟模式。如今,三熟制种植模式遍及全村,总面积2230亩,蔬菜种植户发展到525户,占总户数的80%。
花生书记的财富密码
书记领头调结构,县委组织部不做旁观者。张大江说,要想火车跑,后勤保障得搞好,多给村书记加油支招,让他们在调整结构、富民增收中少走弯路,规避风险。
为此,泗阳县委组织部举办富民论坛,帮助花生书记、芦蒿书记、水产书记等等产业书记们聘请特聘导师,制作支书领头调结构联系服务卡,组建4个"+书记"微信交流群。
究竟是哪4个"+书记"微信交流群呢?原来是蔬菜书记交流群、桃果书记交流群、水产书记交流群和花生书记交流群。群主分别是众兴镇五堆村书记郑宏先、爱园镇松张口村书记张志怀、高渡镇高渡村书记周春涛和八集乡八集村书记骆正宝。
初见骆正宝,他正在党支部会议室给村组干部开会,商讨今年2000亩花生扩种计划。骆正宝说,八集乡土质沙性强,适合种植花生,种出来的花生既好看又好吃。然而,由于受到地下害虫影响,花生产量下降,种植面积萎缩。
如何才能让小花生长成大产业?骆正宝认为:"要吃龙肉,亲自下海。"于是,他和胡为如、张立强、吴家宝等村组干部带头示范种植花生。受其影响,全村花生面积扩大到850亩,加上今年扩种的2000亩,全村花生面积将达到2850亩。
影响花生产量最大的难题是地下害虫,如何防治?年初,骆正宝主动与江苏省农科院对接,并请来专家,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新品种种植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骆正宝还把专家的建议发到花生书记微信交流群,供村民交流学习。
花生书记骆正宝不只把眼睛盯在花生上,还根据花生的生产周期,尝试"花生+雪菜"的种植模式。骆正宝介绍,春秋两季雪菜,加上一季花生,亩均纯收入不少于6000元。
花生走上产业化,最终要靠深加工。目前,八集村已有江苏苏花花生有限公司、泗阳金六塘有限公司、江苏八集小花生有限公司等5家花生加工企业,开发炒制花生、风味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产品,年加工销售花生总量达300万公斤。
芦蒿书记的田头市场
以"支书领头调结构"为主线的"五比五赛",逼着村书记寻找"+书记"的项目,全县"+书记"数量迅速攀升至132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就业等方面,辐射带动38600个农户。
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只是增收的基础,而要提升增收质量,还必须解决农产品技术、品质、植保、销售、加工等难题。为此,泗阳专门给花生书记、水产书记、瓜蒌书记等安排12名特聘导师,特聘导师有高级农艺师、高级工程师、高校教授和乡土人才,负责食用菌、水产、蔬菜、桃果等生产技术指导。
芦蒿书记吴宗访,担任来安街道东和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引导村民发展芦蒿产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芦蒿面积扩大到2500亩。规模大了,销售却成了问题,随时可能落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魔咒陷阱。如何破解?
把市场建到芦蒿大棚中,是吴宗访琢磨出来的新点子。走进芦蒿销售市场,笔者看到,1440平方米大棚内的市场,东侧从南到北排列13个销售摊位,西侧北首是零散交易场所,南首是电商平台。有了市场,上海、苏州、无锡的客户纷纷过来抢购,周边几个村的8000亩芦蒿全被吸引过来。
光有市场不行,芦蒿集中上市,难免会有"肉多嫌肥"现象。吴宗访请来江苏省农科院的教授,给张束、陈祠堂、东和平3个村的村民授课,村民学会了调温栽培、错峰采收新技术之后,芦蒿可以分批上市,进入待价而沽的经营模式。吴宗访说,去掉肥料、工钱、大棚等成本,每亩芦蒿纯利润9500元。
开春以来,芦蒿书记吴宗访又在深加工上动起了脑筋。在县里和街道的支持下,村里建起320立方米的冷库,引进一个芦蒿茶、芦蒿干、芦蒿小菜的加工项目,年可加工消化1000亩芦蒿的产量。
"村里今年准备再流转500亩土地,争取年底把芦蒿面积扩到3000亩左右,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芦蒿,真正让芦蒿产业成为富民产业,这就叫‘家家种芦蒿,收入节节高’。"吴宗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