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要勤学也要玩耍,民国儿童玩什么游戏?

“孩子气儿”多美好啊。

编者按:开学啦,父母们苦口婆心叮嘱孩子“好好读书”,在此之外,有没有对孩子们多说一句“好好玩耍”?要论天性,玩耍或许比学习更接近孩子本身。在1933年的一份《乡土儿童游戏调查》报告中,调查者开宗明义:成年人以为“安稳”、“不跑不跳”是孩子珍贵的品性,而实际上,“大人们喜欢的不跑不跳,浸蚀坏我的身体”。比起学校里先生带领的体操之类的“文明游戏”,调查者更向往校园之外的所谓“野蛮游戏”,因为它们“没有特定的规律,但是自然没有犯规的。他们人人是活动的主角,人人是游戏的器具。”调查者不仅希望孩子们“畅所欲跑,畅所欲跳”,更“愿普天下的大人们,都要恢复他的孩子气儿,都要‘屈尊’些去和孩子们玩玩罢!”这份调查报告收录了民国时期的28种乡土儿童游戏,与192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山东民间娱乐调查:儿童游戏》一起,收录于《民国儿童乡土游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版)一书之中。在开学这一天,编者从书中摘选了几段八十余年前的调查者心声和游戏玩法,限于篇幅,有失全面,谨此与小孩子和大孩子们一道向“孩子气”致敬。

(一)不跑不跳的安稳孩子——献给大人们这一段话

大概是我七岁上,随了母亲到路途很远、来往很疏的姨母家去,一个不惯出门的乡下孩子,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生家庭,那种怯生生的样儿,着实可笑:坐也不好,立又不是;两只手更觉着是太不方便,简直没有地方搁放,只有几个指头还可以勉强含在嘴里。心想要在自己家里,早不定跳塌了几块炕坯;喉咙里更不知唱出多少没字的歌儿。可是当这时候,我不是变成石的,当也变成木的,紧紧贴了母亲,一步也不敢动,虽然想动;一字也不敢哼,虽然想哼。现在我要见了那时的呆呆的我,我一定不承认他是我。然而万想不到,大人们是喜欢小孩安静得像只木头鸡,我那白发巍巍的姨母,赐我以诚恳的赞美,说:“这是多么安稳的孩子啊!又不胡跑,又不乱跳,长大了一定有出息!你看,小二小四他们,整天价东奔西钻,活像个小猴儿!”

我虽然暗笑她老人家不知道我在家里更是个活猴子,但是她暗示我以“安稳”,“不跑不跳”是可珍贵的品性。从此我见了长辈们总要硬装出个“老成持重”的“安稳”样儿来,而每一次都能得到相当的夸赞。但是今天我醒悟大人们喜欢的不跑不跳,浸蚀坏我的身体。

(二)文明游戏

入了学校,我也作了学生。我们的学校是洋的,唱“多列米……”还要练体操,作游戏。同学们私自说:赛跑可以练习成飞毛腿,日行千里;体操可使两臂有千斤之力赛过武二爷。于是我们畅所欲跑,畅所欲跳。出了校门,趾高气扬,那些没福上学的野孩子又算什么!他们的跑是不喊“一二三”的,他们跳高也没有架子,总之他们是野蛮的,而文明的是我们入过学校的。可是有时在空场中、草地上,见那些没有先生教育的孩子们作游戏,由他们的笑声中,可以证明比我们的游戏有趣得多。他们没有特定的规律,但是自然没有犯规的。他们人人是活动的主角,人人是游戏的器具,比起我们的文明游戏——先生的名词——似乎少了许多无谓的动作,因此心里万分想加入他们的团体。但是为学生身份计,为学校名誉计,我岂肯和那些野孩子们一同作野蛮游戏?所以也只是心里羡慕而已。

(三)孩子气儿

说起来,也许是我没有出息,年岁越大,反倒越喜欢游戏了。见小孩们笑语喧哗的工作他们唯一的工作——游戏,恨不得各人立刻缩小十几年,加入他们的游戏。他们奔跑,我的大腿往前趋;他们要跳,我的脚踵向上提。有时蒙他们不弃,要我一致行动,觉得人生的乐趣无穷。真的,孩子们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他不管日出日落,也不管花开花谢,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游戏而游戏。我欣羡他们,我赞颂他们,但是大人们不允许我加入他们的队里。曾记得假期归家,侄儿们在月光之下捉迷藏,摸瞎儿,我不能禁遏我也算他们的一员。正在手舞足蹈之时,伯父拄着拐杖来了,瞪我一眼,教训我说:“孩子气儿!”大有“以杖叩其胫”之概。

但是后来我一想“孩子气儿”并不是呵斥我,乃是夸赞我。中国人,我想,最缺乏的就是“孩子气儿”,一个个“威仪棣棣”,令大人们不敢向迩,孩子们望而生畏,其实统统是人,何必装蒜如此其甚!多带一分孩子气儿,他的虚伪也许减轻些个。我愿普天下的大人们,都要恢复他的孩子气儿,都要“屈尊”些去和孩子们玩玩罢!

(四)游戏调查

似乎说到题目了,野马还要跑一跑。在日本读书的同学们,来信曾说,日本对于本国所有的什么,拼命的提倡保存,较力就是一个好例,真是所谓“立国必有其所以立国之道”了。又说,中国书,日本有孤本。中国乡间的儿歌,日本有专集。乡间的游戏,日本搜集而改良之,作为学校的游戏教材。

此次寒假旋里,道经数百里地的战场,所见的无非是愁眉苦脸的事儿。到了家,乡间父老,争诉疾苦。大兵们要车,要马,要粮草,要钱财,要什么的消息,把大人们的眉头封锁得紧紧的。但是我那些侄儿们却满不管他,吃饱了饭,仍然努力的游戏着。可巧我又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大闲人,于是和他们结成死党,不是讲唱歌,就是讲跑跳。不知为什么,我们都不愿作学校里教过的游戏,而愿意作些撞钟打抬的野蛮游戏。自然,仍有人说我“孩子气儿”。

有一天我们玩的倦了,想读书,又想作文。忽然我的灵机一动,要把这些乡间的野蛮游戏记录下来……

1、捉迷藏(又名藏马虎)

捉迷藏这个游戏,我想人们差不多都玩过。要不是在严寒酷暑的冬夏,更不是粗风恶雨的变天。在有三五个男女孩子们玩的空院里,可以见到他们吵嚷着要捉迷藏。

有一个去做寻人者,他们叫做“迷着的”。守定大家议定的一扇门,或是一块石头,或是一棵树,或是……当作“托儿”。这个迷着的蒙着眼睛,约摸着别的孩子们都藏好了,他就喊“根儿了不?”意思是问“预备好了吗?”非得听得有“根儿了”的应声,他不能去捉他们。

这些人们藏在什么地方呢?这要看各人的才智了。有的在车棚里,有的在柴堆上。高处可以上房,低处可以入洞,有的离“托儿”很远,有逃躲的余地,有的离“托儿”很近,有速胜的可能。当“迷着的”发现他们的隐蔽所在,他们拼命的想摸一下“托儿”,一摸着,他们便安全了。所以“迷着的”一方拼命护着“托儿”,一方要摸他们一下,一摸他们,他便有了替头,这场游戏就要重新开始了。有藏的严密的,直等拿了替头才出来。可是“迷着的”怎样挑选呢?这是另一种抽筹法抽定的。

附录一抽筹法之二一个人按着人数采长短不齐的草棍儿,手里拿着,或是插在土堆里,依次去抽。最短的就是“迷着的”。

附录二这个游戏最忌讳藏到自己家里,因为“迷着的”不便跑到他们家里去寻他。再说家里的大人们,总喜欢干涉孩子们的跑跳,所以孩子们也乐其所乐不愿接近大人们。

2、撞拐

儿童较大,想着表示各人横冲直撞的本领,于是两个人要撞拐了。这也是男孩和男孩们作的,女子是力量不赡的。

两个人各自搬起一条腿,金鸡独立着,然后以搬起的膝盖互撞。被撞倒的,或是被撞的两腿着地的,这便是出了圈儿的鹌鹑,败了。

这个游戏稍为激烈,而且有时撞的真疼。但是玩的仍然不少,这是什么道理呢?

3、翻腕(又名核腕子)

这是两个人较腕力的,又叫掰腕子。这个会玩的也很多。

两人平握之手,一齐用力翻对方的手。谁的手背向了天,谁就是胜利者。有的一个的手背本来向天,那一个用力翻他。更有力气悬殊的,一个要用两手,或一只半手(就是一只手背向上,那一只伏在手背向上的手腕上)。

4、跑马城

秋天收获的事情完毕,农夫们没有什么工作了,白天晒太阳,晚上讲故事。孩子们更不能一刻休闲,白天打抬,晚上在月光之下要讲武备了,二三十个凑到一块儿,玩这“跑马城”的游戏。

把所有参加这个游戏的孩子,二一添作五着分成两大队,相离二三十步的立着,在一个大空场里,每一排都紧紧的牵了手,这便造成两座城了。于是甲排一同开始问答!

甲:野鸡翎,

乙:跑马城。

甲:马城高,

乙:你的兵马着俺挑。

甲:挑谁?

乙:挑X(随便指定一个)。

被乙队挑去的X,用力冲乙队所连的城。要撞开他们的联手,X仍归甲队,否则被俘,投降乙队。然后又开始唱“野鸡翎……”不过这次乙队先唱,甲队挑人。这样做下去,末了计算人数以定胜败。

这个游戏的歌词,有的是这样:“野鸡翎,跑马城,马城开,把你们的小鸡撒过来。”这个就是由对方任意派一个人来攻城。

书摘部分节选自《民国乡土儿童游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版),经出版社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