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家中

粽叶怎么处理才能包粽子


粽叶怎么处理才能包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名点,也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关于包粽子的一些细节,每个地区都会不同,但是全国各地基本上都会用粽叶来包粽子。那么粽叶怎么处理才能包粽子呢?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几个重要的小步骤。

粽叶怎么处理才能包粽子

1.泡粽叶

不管是刚刚新鲜采摘下来的粽叶,还是放时间久的,已经没有水分的粽叶,这几种粽叶都不能直接包粽子,容易断,而且容易开裂。因此需要把它放到清水浸泡。浸泡粽叶可以补充水分,这样的话粽叶质地会变软也不会破。在泡粽子粽叶的时候,最好放入一些食盐,用淡盐水浸泡,这样的话盐分可以渗透到粽叶当中,粽叶就会比较软,增加了韧性,而且还起到了消毒杀菌的作用。

2.煮粽叶

煮粽叶其实是为了巩固柔软性以及不容易破的一个特性。因此需要把粽叶放入到开水当中煮,如果冷水下锅的话,粽叶容易破还会发黄。所以应该先把水煮开,然后再把粽叶放进去煮,这样的话粽叶既柔软,而且不会发黄,颜色还是属于嫩绿色。同时在煮粽叶的时候,最好加入食盐和食用碱,这两种食材加进去之后,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渗透力,而且还不容易发黄,颜色依旧保持青绿色,香气足颜色亮。

3.冷水浸泡

当粽叶煮好之后,也并不是立马就可以包了,而是需要把它放入到冷水再次浸泡。一般需要浸泡1到2个小时,这样也是为了提高粽叶的韧性。所以提前准备一盆清水,煮好粽叶后,就把粽叶捞出放入清水中浸泡,水要没过粽叶这样粽叶就算大功告成了。

经过2泡1煮,这几道工序之后,基本上粽叶就算处理好了。然后用这样的粽叶再去包粽子的话,扯或者折叠的过程当中的粽叶不会破,不会断,可以很轻松也方便的折出自己想要的各种形状,大家可以试试看,相信这样的粽叶去包粽子一定很成功。

粽叶怎么处理

粽叶的处理方法:

1、清洗。将新鲜粽叶一片一片顺着纹理冲洗擦拭干净,这一步可以去除粽叶表面沾附的灰尘和杂物等。


2、水煮。新鲜的粽叶清洗过后,放进大锅里水煮几分钟,这样出来的粽叶可以变软,然后更有韧性,包起粽子来更加得心应手。


3、泡水。水煮完用清水泡一泡,使水分充分渗透到粽子叶里面,包完后煮粽子更容易熟。


粽子叶的种类


1、芦苇叶


芦苇叶就是芦苇长出的叶子,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河滩、湖沼地等地遍地可见,有的公园、马路边都有生长。芦苇叶长成后,采摘下来稍微修剪下,煮一下就可用来包粽子了。


2、箬竹叶


箬竹叶是箬竹的叶子,在市面上常见,多卖到6-10元左右一斤。具有生长快、叶大、产量高的特点,一般可供大量采摘,很多地区也喜欢用这种叶子来包粽子。另外,有的地区还会用来做装饰品点缀餐厅,还用来编制器皿、合饭盒、剪成各种形状等,可以说很有市场价值,目前在我国海南地区,还专有人工栽植,提供游客观览和采摘。


3、笋壳叶


笋壳叶是竹笋出土时包在笋尖上的几片硬壳,通常会在笋子拔节长高之后会自然脱落,虽然看起来不好看,但带有竹笋味道,很多人都喜欢用这种叶子包粽子。


4、柊叶


柊叶是种观叶植物,原产自美洲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可见,多生长在密林阴湿处,是豪华版粽叶,市场上很少见到。


干粽叶怎么处理才能包粽子

干粽叶按需拿取,进行浸泡后,用开水锅煮十分钟,浸泡一夜后,即可包粽子。

1、买回来的干粽子叶,根据自己的需要,拿部分进行加工,不用的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


2、粽子叶用水洗净两面,然后放入开水锅中,进行煮10分钟左右。


3、煮完之后,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继续浸泡到第二天上午。



4、泡完之后的粽子叶,可以用来包粽子使用。



小粽叶怎么包粽子

  小粽叶包粽子的方法:
 
  1、首先将糯米清洗干净,之后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
 
  2、粽叶用海绵擦洗干净外表的灰尘。
 
  3、一小时后将糯米泡的水倒掉,准备棉线并剪成段。
 
  4、粽叶从根部往上卷2圈后放入糯米,用筷子将米插紧实。
 
  5、右边的粽叶往中间方向压,最后棉线在粽子上部三分之一处绕两圈,稍带些打结即可。
 
  粽叶(英文名:Ricedumplingsleaves)是“端午节”节日那天所食用的食物“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粽叶品种繁多一般以芦苇叶、箬叶等制成,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粽叶一般都拥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其特殊的防腐作用也是粽子易保存的原因之一,气味芳香,闻之如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