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电商洗牌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2017-11-16
摘要: 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轮上涨,目前国内钢材价格相比2015年有了明显提升,钢企逐渐摆脱了卖一吨钢材利润买不了一瓶水的窘境,2016年多家钢铁电商企业相继宣布实现盈利,这被视为行业
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轮上涨,目前国内钢材价格相比2015年有了明显提升,钢企逐渐摆脱了“卖一吨钢材利润买不了一瓶水”的窘境,2016年多家钢铁电商企业相继宣布实现盈利,这被视为行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然而,在新三板,钢铁电商企业的洗牌或已拉开帷幕。
 
  市值比营收
 
  跌得更快
 
  11月10日,新三板做市股中钢网(831727)以0.57元/股收盘,与前一交易日持平。中钢网目前总股本为8400万股,也就是说,目前其市值仅约4800万元。
 
  在新三板做市股中,目前市值低于5000万元的共有102只。多数市值低的企业营业收入也较低,2016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仅有7家,其中就包括中钢网。
 
  中钢网是一家钢铁电商企业,主要为钢铁生产企业、贸易商等提供钢铁研究、钢材招投标、现货电子交易等服务。2015年、2016年,中钢网营业收入分别达74亿元、40.8亿元。营业收入下滑明显。
 
  中钢网的估值并非一直就这么低。自挂牌以来,中钢网曾有过多次定增。2014年底该公司以每股5.33元的价格募资3200万元,对应的估值为1.91亿元;2015年4月,中钢网以12元/股的价格募资7200万元,估值上升至5.04亿元。2015年9月公司发布了第三次定增方案,根据方案测算,估值最高将升至8.32亿元,但这次发行未能实施,今年3月,中钢网公告,因发行耗时过长,根据政策及公司整体规划,公司决定终止股票发行。
 
  2015年4月,中钢网股票变更为做市转让,不久后股价开始一路走低。以目前股价算,市值已不及其最后一次成功定增时估值的十分之一。
 
  市值的下降并非中钢网所独有,但新三板的其他同行远没有像它这么剧烈。新三板营业收入最高的钢铁电商企业为钢银电商(835092),该公司最新市值为32.5亿元,而2016年3月,钢银电商实施增发时的估值为35.4亿元。一年多的时间里,钢银电商的营业收入从2016年第三季度的267.5亿元,大幅增长至今年第三季度的515亿元;净利润也从1282万元升至2721万元。
 
  他们在衡量B2B类网站的估值时,主要看毛利。
 
  从各大钢铁电商的年报来看,毛利率水平极低是行业的普遍现象,2016年,主要钢铁电商毛利率在0.3%~1.8%之间。以中钢电商为例,其经营模式有两种:一是寄售交易,中钢电商提供平台,钢材企业进行在线销售,中钢电商参与货款支付、提货、开票等环节;另一种是代理采购模式,由委托方委托中钢电商采购,中钢电商提供订货、仓储、物流等一系列服务,毛利率相对高一点。中钢电商2016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17%,其中毛利率较低的寄售交易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90%以上,代理采购等占比不到10%。
 
  中钢网的情况也较为类似,2016年其毛利率仅为0.34%,其中毛利率较低的钢材分销收入为40.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达99.6%;信息服务类收入虽然毛利较高,但收入仅154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0.38%。
 
  在新三板挂牌的钢铁电商约有7家,除2家尚未参与钢材销售业务,1家刚参与销售业务外,其余4家2016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0亿元。
 
  洗牌期已至
 
  目前,钢铁电商平台的业务模式大致可分为3种,即撮合交易、自营与寄售。撮合交易的利润最低,部分平台已经逐渐放弃此类业务;自营业务则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由于钢材价格波动大,大型钢铁电商如果库存较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亏损。寄售业务是目前钢银电商等平台大力发展的业务。2016年,钢银电商寄售交易服务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87%;从2016年年报来看,钢宝股份等也在提高寄售业务的比重。
 
  不过,这也意味着,钢铁电商平台的业务可能会越来越趋于同质化。
 
 
  据了解,目前国内涉及钢铁电商大大小小的平台已有上百家,各家的业务模式没有太大差别,但各平台的“先天优势”却差别明显。其中,上海钢联(37.190, 0.19, 0.51%)已在创业板上市,并控股了新三板公司钢银电商;宝武集团旗下有2016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欧冶云商;中国五矿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了钢铁服务平台“五阿哥”,以及上市公司欧浦智网(13.330, 0.16, 1.21%)旗下的欧浦钢网等。另外,市场上还活跃着找钢网等大型钢铁电商平台。
 
  与此同时,一批中小企业还在陆续加入“战场”。今年5月,新三板公司报春电商公告,该公司业务从“互联网及经济信息技术服务”等变更为“从事钢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服务”。
 
  事实上,大型钢铁电商平台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爱分析分析师李喆指出,B2B电商和上游供货方一直在博弈,平台的购买量越大,议价能力就越强。当资源越来越向大平台集中,中小钢铁电商平台的生存会越来越艰难。
 
  今年9月,钢银电商董事长朱红军在出席某论坛时对媒体表示,钢铁电商行业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刻,是否能“熬”过这段时间,将成为决定钢铁电商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朱军红认为,这个阶段将持续两三年,在此期间如果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死亡”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2017年上半年,中钢网的收入已跌至11.4亿元,同比下降高达63%。而市场对其的预期,或已体现在市值之中。
标签:钢铁,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