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7月底的意大利普拉托地区爆发了一场华工动乱。600多名中国非法移民工人拿着“This is China,Not Italy”(这里是中国,不是意大利)的横幅表示抗议,反抗者和意大利武装部分的矛盾逐渐升级,最后警方还动用了催泪瓦斯以恢复当地秩序。
政府和劳工组织各执一词:一位反抗者说:“我们总是被检查,被掠夺和抢劫。检察官们只想要钱,没人保护我们。”
而当地一位名叫Enrico Rossi的官员则称,当地许多生意没有交税,还是非法运营。检查方是在意大利本土监测劳动环境、工作条件标准等事宜。
《赫芬顿邮报》近日对这场暴乱进行了分析,发现意大利当地的经济和移民矛盾已经十分突出,甚至很多是历史遗留问题。反抗的工人多是30年前从中国涌入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然后再到普拉托、佛罗伦萨,如今的普拉托已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意大利地区。他们中多数人在当地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工作,在鼎盛时期,一个工厂可以雇佣4000名工人,足以支撑起一个富足的社区。这曾被Jordandetmers网站称作时尚界的五大秘密之一。
很快,这些新移民开始成立他们自己的公司,并且以更便宜的价格向市场提供相同的服务。意大利政府担心”便宜“意味着他们正在破坏健康的雇佣关系和安全法,或有逃税行为。
然而意大利的采购商们对此视而不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花费时间精力跑去中国和印度。
这些中国社区在意大利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中生存了下来并逐渐成长。英国《卫报》也曾在7月份报道,它们几乎形成了佛罗伦萨周围最大的中国城。城里的居民从早期只是单纯的做工,到后来开始向中国出口贴着“Made in Italy”标签的商品,有皮具、箱包和衣物等,曾在2006年到2010年期间,还面临过价值高达38亿欧元的走私指控。
法律问题其实只是双方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而引发今年这样大规模的抗议,则是疲软的奢侈品市场激化了利益纠葛的缘故。《赫芬顿邮报》指出,奢侈品公司正在削减劳动力成本,在此基础上,欧洲的渠道商和品牌也更愿意和这些中国社区合作了,这有利于他们度过寒冬,也能更从容地面对降价潮和打折策略。在这场奢侈品放下高冷身份的运动中,这些提供更便宜用工成本的中国社区正是重要的参与者。
当然,一旦价格战被掀开,商业环境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会频繁触碰法律底线或降低用工环境的要求。但国际贸易中心道德时尚协会的创始人Simone Cipriani发表评论说, 很遗憾,肯站出来发声的是少数。
直到2015年,这些幽灵公司中的一家爆发了严重的工厂火灾,而许多人没能幸免于难。在那之后,当地政府开始了关闭工厂的行动,一直到两个月前。
移民、当地企业和政府,这三个利益相关方到目前也未能达成和解。政府为了维稳想要关闭工厂,但却在无形间剥夺移民就业,移民的人身安全和平等权利不能得到保障,而企业则为了利益选择对供应链中的道德困境视而不见。
Cipriani对这样的敌对关系表示忧虑,因为现在的欧洲正在重复这场90年代的剧情,每六个月,欧洲就将接受一批中东难民,他们在未来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社区。严重时,这会上升到更高的国家政治层面。据《卫报》的消息,中国政府就针对这场暴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国要求意大利能”文明执法“,香港还建议中国人能在意大利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使用守法和理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