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指南

[社工]“重生希望”——老年人案例分析

点击量:   时间:2017-08-10 17:52

惠群中心社工:梁瑞婷

 

中国一句古语“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现就我站点一个因亲子患病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陈某,女,73岁,儿子患有精神一级残疾, 因儿子的问题,其与邻里少有互动,其儿子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费用较高;后来因要小孩的原因停药,导致病情复发,其后儿媳回娘家一直未归。

二、案例分析(预估)

(一)情绪原因

服务对象因儿子的问题一直责备自己,加上高昂的医疗费,致其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加上儿媳对他们不闻不问的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夫妻关系

服务对象的儿媳因为其儿子生病,之后儿媳回娘家一直未归,儿媳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一般。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争取得到服务对象认同。

2、为服务对象了解报销事项的流程与细节,帮助其省去不必要的繁琐。

3、疏导服务对象的情绪,减少压力。

(二)服务理念

1、从家庭系统理论来看:

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的基本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社会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不能把家庭的问题归结为某个或者某些家庭成员导致的,而应把问题放在整个家庭环境中,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如何产生和维持问题的具体过程。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一旦某个家庭成员出现“问题”,不仅这个家庭成员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交流方式,对“问题”作出回应;同时也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家庭成员仍旧运用以往无效的问题解决方式,就会加深“问题”;相反,如果家庭成员能够运用“问题”提供的机会调整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就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机会。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社会工作者要让整个家庭成员看到“问题”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并且设法打断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家庭成员从相互责备的互动循环方式中摆脱出来,就能有效解决家庭功能的失调。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而要正确理解家庭系统的概念,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家庭系统概念的六个核心的要素:

①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②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③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④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

⑤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⑥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2、从认知理论来看:

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因此,“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由这两种理论出发,制定出有效的介入策略,恢复服务对象家庭的正常功能。家庭和家庭内各成员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重点。

(三)服务策略及服务程序

具体的介入计划包括:

个案心理辅导:采取人本治疗模式,人的自我概念和主观经验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时,便会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和失调。该模式不过分注重工作者的技巧,而是注重倾听、释意、澄清、情感反映、自我揭示等非影响性指导技巧,通过创造和谐、接纳、真诚的和谐辅导关系,帮助求助者认识自我,激发其潜能,正确认识自我。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具体的介入策略

(一)接案时

接案时,社会工作者先与服务对象进行面谈,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

(二)治疗时

治疗时,社会工作者运用多种专业手法,帮助服务对象减少压力,帮助服务对象去居委和残联办理了报销事项。

(三)结案时

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制定计划,服务对象同意结案。

五、案例评估

本案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各种社工专业的技巧与方法,有效的缓解了服务对象的情绪,帮助服务对象成功办理报销事项。

六、专业反思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采用了社会心理疗法、家庭疗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介入个案,减少服务对象的低落情绪,帮助服务对象成功办理报销事项。

 

 

 

 

 

 

 

 

 

 

 

 

 

 

 

 

 

 

“渴望人生,燃点希望”--残疾人个案分析

惠群中心社工:邝晓坤

 

在这个世界里,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一出生,不幸便与之俱来。他们或聋哑、或智力低下。但他们同样渴望学习,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社会所接纳。

一、案例基本情况

张某,女,智力残疾二级,就读于小学一年级。性格内向,害怕与陌生人接触。与父母、爷爷、奶奶、妹妹共同居住。服务对象虽然在智力方面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服务对象自小就接受相关方面的纠正训练,而且学习非常认真,现在已经基本能跟上正常小孩的步伐。

二、接案、预估

 (一)接案来源

工作者家访了解服务需求后主动跟进。工作者在家访中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家人交谈,了解到服务对象害怕与陌生人接触,感到抑闷,缺乏生活的自信心。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家人交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获得了服务对象家人的信任,工作者有信心说服服务对象家人让服务对象走出家门,通过活动来恢复案主的生活信心。

(二)个案背景

服务对象的生理情况: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服务对象在医学上诊断为小呆症,症状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较正常水平偏低,、反应比较慢、残疾类型是智力残疾、程度较轻。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手脚比较灵活,能够自我照顾。服务对象从小被诊断出智力不足,但其家人并没有对其放弃,自小就接受相关方面的纠正训练,而且学习非常认真,现在已经基本能跟上正常小孩的步伐。

(三)预估

案主的问题与需求

 从案主的家庭关系看,案主的家庭关系和谐,与父母、爷爷、奶奶、妹妹共同居住,因此工作者把服务对象的问题定位于——生活成长的恢复引导服务对象参与更多的活动,让服务对象与同龄人接触交流,更有利于服务对象的成长。服务对象家长看到服务对象的好转,工作者才能进一步开展工作。

1、从心理学方面评估:该服务对象格较内向,但与同学相处关系良好。经鉴定为二级智残。尤其是该服务对象的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力差。

2、从社会学方面评估:该服务对象语言表达不佳,面对老师有些胆怯,但她向往与同学正常交流。另外,她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还行,基本能适应学校生活。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促使服务对象走出家门,来社区参加活动,扫除内心的忧虑、郁闷,增强其生活信心与成长。

(二)服务理念

智障人士是一个困难群体,由于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排斥似的他们面临日常生活难、劳动就业难、受教育难、择偶和成家难、康复难、参与社会活动难。社区工作就以他们的困难为依据和开展。智障人士的社区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就业服务:帮助那些有能力就业的智障人士就业,包括提供在智障人士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就业的机会,社会工作者要为他们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培训。

2、康复服务:它的原则是全面康复。它包括以下内容: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提高或恢复其丧失或者削弱的功能,促进其适应社会生活。社区工作应设立一些康复和服务机构,智障人士提供一些医疗、指导等服务,定期体检,建立社区智障人士的档案,以便能更加方便的为他们服务。

3、教育服务:分为两大类---特殊教育和智障人士的成人教育。特殊教育针对的是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在我国各地有很多培智学校在提供这种教育。比如在北京,基本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培智学校,很多智障人士可以在这里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我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后面的一种---成人教育,他包括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等等,社区还要提供条件并引导成年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在我国残疾人的成年教育几乎没有开展,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4、生活服务:为智障人士提供如心理保健婚姻服务等,提供这两种服务时在社区内要配备心理辅导人员,社会工作者就可以担当这种角色,另外还要保证他们在社区生活中有一个无障碍的环境,方便 他们的生活,对那些重度的、没有自立能力的智障人士,社区要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和定期走访,要形成制度,即使了解他们的情况,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总之,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将社区已经有的条件设施改造和运用,为他们提供科学的社区工作服务。社会工作者还要在社区工作中应该尽可能的为智障人士争取一些权利,让他们平等的参与社区生活和一些活动,让社区其他居民真正了解智障人士,让他们不被社会所排斥。

(三)服务策略及服务程序

具体的介入计划包括:

1、辅导,即工作人员解释某些看法及教导智障残疾人,使其建立自我意志和发挥潜在能力去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加强对张某的辅导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努力克服自卑心理,重新建立自信心。

2、支持,即帮助残疾人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可以运用的资源及其途径,然后,就着重残疾人的困难,工作员安排提供援助服务,如残疾人家务助理、残疾病人短期照顾,等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这期间,工作员要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残疾人从中获得经验和能力去面对困难。本案中的支持系统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关怀,使张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与安全感。感受家人的接纳与尊重。

3、保护,这是一种强化的支持,以防止残疾人受到伤害。保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工作员应该就残疾人情况采取不同的禁制及安全措施去避免伤害出现,具体在本案中体现为让张某更好地与外界接触,更快地恢复所有社会功能。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具体的介入策略

第一次面谈:社工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的交谈,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学校学习情况,并与服务对象签订个案同意书。

第二次面谈:社工上门探访服务对象,给服务对象送去中秋节月饼,并了解服务对象的近况。服务对象因上学并不在家,其奶奶很感谢社工的到来,并表示一直听到服务对象及其妹妹经常提及到社工,说社工们对她们很好,教会她们很多东西,希望社工以后有活动都记得通知服务对象。

第三次面谈:服务对象母亲非常感谢社工的到来,表示服务对象虽然在智力方面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服务对象自小就接受相关方面的纠正训练,现在已经基本能跟上正常小孩的步伐。服务对象学习很认真,虽然其实效率不高,可是服务对象专注认真。最后其母亲请求社工,尽量不要把服务对象的未经处理的照片发到新闻上,害怕影响服务对象的成长。

五、案例评估

本案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有问题的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源,更好地发展。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服务对象母亲也肯定了社工的服务取得的成效。

六、专业反思

智障人士的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有很多东西需要立志于让智障人士享受平等的社会生活的人来进行研究与探讨。我认为,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和服务与智障人士时要把他们当成正常人来看,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价值观来帮助,千万不能让智障人士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也不要成为智障人士的“保姆”。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使得智障人士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目的是让智障人士不被社会所排斥,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失足青少年案例分析

惠群中心社工:关丽珍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从少年向青年过度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是从生理和心理还是社会化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在此阶段若行为上出现偏差易造成对其人生出现污点。现就我站点一个因行为偏差青少年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李某,男,初中生,听话有礼貌,个性好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无心上学,上课期间影响课堂秩序,常与其他班级的同学为伍破坏学校纪律。与同班同学相处一般,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曾出现勒索钱财现象。

服务对象与父母同住,其父母外出打工,经常不在家。父母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但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加班,休息时间很少,忽略了对儿子的照顾和陪伴,放任了他,导致他无心向学。

二、案例分析(预估)

(一)家庭原因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行为偏差,对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由于家庭原因,父母外出工作,祖父母甚少教育,导致对家庭观念淡薄,处于叛逆心理。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争取得到服务对象认同;

2、与服务对象父母得到一致的认识,结合老师、父母和社工三方的指导,对服务对象的教育问题和行为性格方面进行指导建议。

3、对服务对象帮助其正确了解自己,鼓励加引导,协助其建立积极地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认同感,正确面对人生。

4、引导服务对象与父母面对面进行沟通,加强沟通意识,减少冲突。

(二)服务理念

1、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来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生理医学模式,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实施阶段。这三个实施阶段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形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自身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在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过程中,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场境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干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三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是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五是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2、从同一性理论来看:
同一性的结构包括两个成分:内容和评价。内容通常是指价值观、信仰以及对自己和别人的一些特性的认知,还可以进一步分成内在的自我和公众的自我。内在的自我经常被描述为一种自我感觉,指个体内在的独特性和统一性,也就是个体对于自己的最初想法、行动以及自我反馈的一种主观体验。通过内在的自我,个体可以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可以对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与自身的信仰是否一致和一致的程度做出评价。这种内在的主管自我感觉在人的一生中会得到持续的发展,它包括四个基本成分:动机——最初的想法和行动。统一性——在不同的时间或情景下,存在相同的基本自我。对他人的感觉——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去中心化或距离化——通过自身的反馈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三)服务策略及服务程序

具体的介入计划包括:

个案心理辅导:采取人本治疗模式,人的自我概念和主观经验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时,便会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和失调。该模式不过分注重工作者的技巧,而是注重倾听、释意、澄清、情感反映、自我揭示等非影响性指导技巧,通过创造和谐、接纳、真诚的和谐辅导关系,帮助求助者认识自我,激发其潜能,正确认识自我。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的特点: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因此要评价各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困扰的家庭因素。

通过以上一系列治疗达到了解和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和发展功能,从而让整个家庭恢复正常功能。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具体的介入策略

(一)接案时

接案时,首先需要服务对象家庭成员接触,也就是会面,这是一个小的会谈。前期通过对服务对象初步接触,进行评估。针对在接触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的问题,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针对个案作出相对应的方案。

(二)治疗时

社工引导服务对象参与由社工组织的“我的成长之旅——自我探索”小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服务对象在活动中的言语和神态,了解其性格,并根据“同一性”理论,引导案主就“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进行自我探索的思考,并为案主在思考过程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结案时

社会工作者制定方案,约服务对象及父母进行会谈,通过移情和反移情已慢慢让服务对象接受社工,最后因个人原因不愿意在读书,但行为偏差已经改善。

五、案例评估

本案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各种社工专业的技巧与方法,服务对象的行为偏差及性格偏差已经改善,但由于服务对象实在不喜欢读书,现在已经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在某酒店做学徒。

六、专业反思

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社工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和专业理论,以平等、接纳的态度真诚对待案主,协调案主与周围环境的问题,避免通过“高压式”的知道方法引起服务对象的逆反心理。社工通过面谈辅导的方式和家庭治疗模式进行辅导,缓解家庭成员关系,改变服务对象原有的坏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工要培养服务对象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自己的健康成长。


  • 检察部门应加强刑事和解监督

    检察部门应加强刑事和解监督

  • “告母家书”作者发起众筹治病:“我想再努力

    “告母家书”作者发起众筹治病:“我想再努力

  • 广州大巴行驶时自燃现场 无人员伤亡

    广州大巴行驶时自燃现场 无人员伤亡

  • 训话术装专家 流水作业骗钱财

    训话术装专家 流水作业骗钱财

  • 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二审获刑2年6个月

    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二审获刑2年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