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88888888
  • youweb@qq.com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 定制化设计一站式临时空间解决方案

  • 高端产品行业领先进口生产线

  • 核心技术装配式移动建筑系统

公司新闻
   主页 > 公司新闻

新生机中TA们都自带王炸 20000亿环保红包谁会受益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16 17:09  浏览:
  国资与民企深度融合后交织前行,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环保产业的新常态。
 
  “现在百家左右的央企里,有一半做环保。以前环保是蓝海,现在已经红得一塌糊涂了。”进入2019年,不乏实力雄厚的国资入股环保产业,其中包括中国电建、葛洲坝、三峡集团等。“截至今年11月,国资委95家央企中53家涉足环保产业。”参与入股的国企主要以北京、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的地方性国企为主,民企则涵盖水务、大气、固废、生态等多个环保细分领域。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在国家降杠杆、PPP项目清库的背景下,环保融资陷入困境。环保项目的投资量普遍比较大,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慢慢收到回报。这就决定了环保企业对融资的要求比较高。由于金融控债防风险、降杠杆、政府延迟付费等因素影响,导致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尤其是从事环保重资产投资运营业务的企业出现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受融资收紧、政府去杠杆、PPP项目清库、商誉减值等影响,2018年环保板块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创近五年新低。“在经历2018年降杠杆后,金融机构又有抽贷的行为,(环保)实体企业确实挺困难的。”从民企角度而言,在金融行业去杠杆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弱势就凸显了出来,“重资产”压身的环保企业,需要不断打通更多资本渠道。多家之前在PPP项目上跑马圈地的环保企业,依然进行了整体收缩,或放缓建设节奏,或终止已经到手的项目。
 
  一些企业还在泥潭中挣扎时,部分已选择引入国资上岸。实际上,寻求国资入股甚至是转让控制权,并非上市公司独有的选择。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是,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资金解困,降低股权质押比例,缓解流动性危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资陆续入股民营环保上市公司案列不断发生,目前有将近20例,包括永清环保、兴源环境、中金环境、锦江环境、碧水源、启迪桑德、清新环境等,甚至不惜转让控制权来选择与国资合作。
 
  “不少企业涉及大股东易主或管理权变更,经营方式和理念随之而变。”尤其是国资进入环保民企的影响,具体还要看双方的融合程度,特别是机制整合任重道远。国资入场后,环保市场的格局正在改变,未来在国资的加持下,有可能出现央/国企背景的环保行业平台龙头。同时,国资可以对接更多地方政府资源,ToG业务摆脱民企的尴尬身份。在融资趋紧的背景下,国资的资金优势有望与上市民企的技术、项目管理优势产生协同效应。
 
  而引入国资后,民企并非是要退场,而是借助国资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资源,结合自身的技术和创新。对企业而言,拿了大量的项目没有资金,国企有资金缺技术,自然就走到了一起,本质上讲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由此,大量民营环保企业开始积极寻求与大的国企合作,有的是在某项具体技术成果的应用上开展合作,有的则是要共同推进某个项目上的合作。
 
  目前,环保行业的并购基本发生在行业头部民企身上,而且这些被并购的龙头还需要具备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产业全链条服务能力。具体至分工而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特点是大投资、大工程、回报周期长,更适合由国企主导投资,由民企提供设备、技术和工程的支持配套。未来一段时间内,环保行业以后基本会以客户主体为边界,“toG(政府)”业务是国企的蛋糕,而纯“toB(商业)”业务,民企则有很强竞争力。
 
  在“收缩”与“上岸”的一片萧瑟之下,环保行业的新生机似乎也在萌发。业内专家认为,经过了2018年和2019年的产业阵痛期,两者结合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或将催生行业新格局。从长远来看,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环保力度不会放松。而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优势各不相同,行业兼并重组后,民营环保企业的生存空间并不会变小,小而美、小而精的民营环保企业仍会活得比较好。
 
  作为“十三五”考核大年,2020年环保项目将持续落地,政策催化有望各板块需求景气。根据环境保护形势与环保产业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总额有望超过2.1万亿元。在此期间,则将更需要练好内功,进行商业模式和技术研发创新,才能实现盈利,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返回